三、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精神
(習近平2019年2月25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63.習近平強調,改革開放40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離不開法治,改革開放越深入越要強調法治。要完善法治建設規劃,提高立法工作質量和效率,保障和服務改革發展,營造和諧穩定社會環境,加強涉外法治建設,為推進改革發展穩定工作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64.法治建設規劃,事關全面依法治國工作全局。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重大問題。黨的十九大描繪了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宏偉藍圖。要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貫徹新發展理念,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相適應,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黨相協同,扎扎實實把全面依法治國推向前進,確保制度設計行得通、真管用,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
65.要積極推進重點領域立法,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高立法質量和效率,不斷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推動形成比較完善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
66.推進全面依法治國,要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法治政府建設是重點任務,對法治國家、法治社會建設具有示范帶動作用。要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加強對示范創建活動的指導,杜絕形式主義,務求實效。
67.規范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是依法治國的迫切需要。要把黨的領導貫穿于重大行政決策全過程和各方面,履行決策法定程序,增強公眾參與實效,提高專家論證質量,堅持合法性審查,防控決策風險。
68.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要把平等保護貫徹到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各個環節,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要用法治來規范政府和市場的邊界,尊重市場經濟規律,通過市場化手段,在法治框架內調整各類市場主體的利益關系。
69.要把工作重點放在完善制度環境上,健全法規制度、標準體系,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強普法工作。
70.對食品、藥品等領域的重大安全問題,要拿出治本措施,對違法者用重典,用法治維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